千千看书>都市现代>长歌当宋>第十八章肃清禁中

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叶安不相信赵祯会不明白为何大宋的棉织品稀少,毕竟普惠商号的关税可是没少交。

但既然这么说了,就是提醒自己不能太想着将棉花,棉布等棉织品卖给外朝赚钱,还要为他这位大宋官家着想,满足一下国内的需求。

稍稍整理了一下思绪,叶安苦笑道:“臣以为咱们自己不能种植棉花并无大碍,只要抓住生产之本便好,至于棉花咱们可以让外朝种植啊!”

赵祯指了指叶安无奈道:“叶侯此言玩笑了,朕说是天下之主,能号令的也只有国朝而已,党项人,辽人,甚至是西州回鹘各怀鬼胎,如何能从?”

叶安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给赵祯讲的经济学太过失败,他还是被儒学困在了固定的框架之中。

“商人逐利,农人和国家亦是如此,只要让外朝的农人发现种植棉花赚钱多,让外朝能收到更多的税收,那棉花很快便能供过于求,价格自然下跌,如此一来还能减少外朝的粮食种植,一旦大宋不再收购其棉花,那结果便是土地中的棉花荒废,而粮食却需依赖从国朝购入……”

以赵祯的思维当然瞬间便明白了叶安的意思,他从未想过如此简单的手段居然能制衡一个国家,甚至是比大宋还要强大的辽朝。

“叶侯此法甚好!”

不等赵祯说完接下来的夸赞,叶安便摇头道:“官家,此法是好,但需国朝倾力相助,眼下还需平息国朝之事后,才能施为,此法名曰“经济战”以经济,民生为战场,虽无刀兵相见,却是动辄死伤数万,毁根灭基之举,还需慎用!”

赵祯听出了叶安的意思,微微点头道:“朕知晓了,你是担心国朝此举招致天下讨伐,但朕觉得只需谨慎而为,必有奇效!毕竟党项人已经不安稳了,月初便有边州奏报,李元昊发兵青塘,这是在作甚?这是在恫吓我大宋!朕刚亲政,他李元昊便出兵归附国朝的青塘,岂不是向朕示威?!”

赵祯吐槽的厉害,但叶安却无动于衷,见赵祯看向自己才小声道:“官家,这些事情您当同相公,枢密使们说,微臣可不敢搀和嘞!嘿嘿……”

赵祯抿了抿嘴,他同叶安说就是为了获得一些建议,相比朝臣们,叶安看到的东西更为直观和清晰,有些自己都觉得复杂之事,到了他那里总能得到妥当的办法,让人眼前一亮。

但现在叶安却不打算开口,赵祯只能苦笑道:“你这是在怪朕听从大娘……先太后之谏,将你按在皇城司提举的位置上?”

“臣下不敢!”

“不敢……而不是没有,看来里对朕还真有怨言啊!”

陈彤在边上一个劲的给叶安使眼色,而叶安却道:“官家明鉴,臣确实不该为天家爪牙,臣自幼所学便是实用之学,格物之学的作用便是让人生活的更好,虽说是源自儒学,可终究还是走上了另一条不同之路!在皇城司里还真是好有些大材小用嘞!”

赵祯的脸上浮现出了似笑非笑的表情道:“朕当然知晓,你的奏疏都同寻常朝臣的不同,内容工整,无论数字还是样式都非寻常文臣能够比拟,还有那些图表,朕听闻三司已经内部行文,要求官吏皆用图表以显数字之用,极好啊!”

说到这里,赵祯稍稍顿了一下才道:“格物之学朕可是推崇的但……现在还不是时候,你在皇城司暂有大用,朕总不能让你做一半的差遣就调任吧?再说除了你之外,朕还不知将谁放在皇城司更安心,你也知晓,皇城司权柄甚重,朕只能托付亲信之臣,若是此人不当,皇城司必为害朝野,到那时叶侯岂不自责?!”

好家伙!

赵祯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叶安差点给他整不会了,真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能无奈躬身道:“臣遵旨!”

赵祯在陈彤的惊讶中拉着叶安的胳膊道:“格物之学必将兴起,此学对国朝可堪大用,然儒学乃文臣命脉,所以文臣才会有如此反应,朕需要格物之学,但同样也离不开儒学,你知晓吗?”

“臣知晓!”

“这便对了!你向来聪明,给朕想个办法,既能在国朝宣扬格物之学,又能不失儒学之位,格物儒学并举,这才是最为稳妥之法啊!”

叶安终于发现了不对劲,显然这话不是赵祯能够说出来的,稍稍一想便明白,看来范仲淹等人的回朝给了赵祯许多建议。

同时也提醒了自己,他们的变法不会影响自己推进格物之学,甚至看好格物之学,但必须要同儒学进行结合,以儒学为主导,毕竟除了自己,所有的文臣都是孔子门生……

虽然这样,但对叶安来说依旧是好事,这最少要比吕夷简和王曾那种顽固派要好的多,范仲淹,宋绶等人终究是回来了,至于夏竦,富弼,庞籍等人也逐渐在朝中崭露头角。

变法的序幕正在缓缓拉开,而年轻的皇帝也准备励精图治,摩拳擦掌的大干一场。

赵祯不是个愚蠢的人,更不是个昏庸的皇帝,刘娥临朝称制时他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和观察,朝中的能臣很容易从他的政绩上看出来。

范仲淹和宋绶两人便是其中的代表,只不过叶安却知道,这两人可尿不到一壶里,一个是大刀阔斧的改革家,另一个则是顽固的保守派。

现在的朝堂还算稳定,所以赵祯能进行自己想要的人事安排,即便是赵元俨在外兴风作浪,也无法动摇赵祯改变行政班底的决心,甚至加剧了他培养一支属于自己力量


状态提示:第十八章肃清禁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