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我的第三帝国>第1170章 1171欧洲的战争

正在和后面的联络电台通话的德军坦克内,米尔诺上士感觉到一发炮弹落在了自己的坦克非常近的距离上。他被这一发近失弹吓了一跳,赶紧下达了赶紧转移的命令:“日军炮火袭击!赶紧离开这里!快!快!快!”

那一枚掷弹筒打出来的炮弹,虽然在距离德国坦克很近的位置上爆炸开来,可是那爆裂的弹片,却没有击穿德军坦克上那厚重的装甲。虽然能够感觉到震动和弹片打在坦克上的声音,也确实让坦克内的德军车组成员吓了一跳,不过这枚炮弹起到的实际作用,除了让德军坦克再一次开动起来之外,确实没有其他的效果了。

因为日本陆军缺乏大口径火炮的支援,那些有限的资源不是被海军抢走,就用来生产战斗机这类武器装备了,所以日本陆军在现状的扭曲下,练就了比较另类的本事:用迫击炮还有掷弹筒进行精准的射击,掩护步兵作战。

现实的情况就是,日军的掷弹筒还有迫击炮的攻击精度非常高,用比较流行的话说,就是人家玩这些武器玩的比较溜!所以当德军的坦克开动起来没过几秒钟,几发掷弹筒的炮弹就落了下来,将德军的坦克笼罩在了一片弹幕之中。

日军的射击阵地上大约有8门掷弹筒,这些掷弹筒一口气打出了它们能打出的最多的炮弹,将这些炮弹投掷向了德军坦克所在的位置上。于是包括米尔诺上士在内的德国装甲部队车组成员们,经历了他们到达远东之后第一次腥风血雨一般的炮弹洗礼。

“见鬼!日本人的炮弹打的真准!虽然口径不大,威力也一般,可是这准头,真是要命啊。”米尔诺在上下摇晃的坦克内部,感受着外面炮弹爆炸形成的冲击,眯着眼睛抱怨道。

他也不太适应眼前的情况,苏德战场上,苏联的重炮支援虽然比这个要血腥和残暴的多,可是毕竟在反映时间上并不迅速,也没有这么高的准确度。而眼前的日军火炮似乎更加小巧灵活一些,对于德军的坦克来说,似乎也更加致命一些。

“如果在原来的部队里,这些小火炮根本就不是威胁,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利用娴熟的步兵跟进和大量的坦克部队彻底碾压这些火力点。可是现在,我们没有那么多的选择……让2排的坦克加速冲上来吧!如果日军有反坦克武器或者坦克,我们再想其他的办法!”米尔诺自说自话之后,下达了让预备队投入战斗的命令。

于是,日军还没有因为自己的掷弹筒压制了德军坦克高兴一会儿,就发现了一个让他们有些哭笑不得的事情。在对面的树林里,更多的德军坦克引擎轰鸣着冲了出来,一下子就让战场上的德军坦克数量翻了一番。

加上其他苏联的坦克还有装甲车,整个战场立刻就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日军即便拥有掷弹筒这种武器,也实在没有办法来应对如此数量的装甲部队。再加上前面的苏联步兵已经夺取了太多的阵地,日军的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刚刚还多少有一些节奏的反击,也彻底消失不见了。

……

“哞西哞西……是我!说清楚一些,什么叫阵地丢了?纳尼?八嘎!如果在明天清晨你夺不回丢失的阵地,就切腹谢罪吧!”石原莞尔狠狠的骂完了打电话给他的前线军官,然后一把将电话的听筒丢在了桌子上。

丢掉了电话,他回过头来,看向了满脸苦笑的山下,皱着眉头开口说道:“我辛辛苦苦用22天,勉勉强强才夺下的地方,刚刚这群蠢货用了4个小时就给我丢光了!竟然还把责任都推到德国人的坦克身上,我石原莞尔没见过坦克么?混蛋。”

山下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看着石原莞尔劝说道:“我听说德国人的坦克部队非常厉害,就连苏联人都束手无策……想必前线的部队应该已经奋勇作战了吧,只是我们和第三帝国陆军之间,差距太大了一些……”

“住口!大日本帝国皇军即便不敢说自己天下无敌,也应该有一颗知耻奋进的心!我们即便是在武器上不如德军,可我们应该用必胜的信念弥补武器上的差距!”石原莞尔咬着牙狠狠的说道:“那可是无数将士用生命换来的土地,4个小时……4个小时就给丢了个精光!那里的所有指挥官都应该玉碎!玉碎!”

其实也真的不怪石原莞尔大发雷霆,因为他手里的预备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他将抵抗远东共和国反击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他精心构筑的一线防御阵地上。这个防御阵地一共分3条主要防御地带,他预计可以用这些防线拖延3个月左右的时间。

有了这些时间,他可以在前线融合那些征召来的新兵,让天皇陛下支援他的几十万大军成为可以一战的部队。另一方面,3个月的时间也能让日本的黑龙江沿江防线更加稳固起来,虎头等要塞更加完备,让形势更有利于日本帝国。

当然,如果能够利用这些防线来把德国拖入战争泥潭,接受日本的和平要求,那就更好了……不过现在看来,这一切现在看来都已经不太可能了,因为承载着这些希望的三条防线,第一条只在10辆德军的坦克面前,勉强支撑了4个小时就崩溃了。

现在德国人只有10辆坦克,如果再拖延一个月,德军调集了更多的坦克呢?如果德国人拥有了50辆坦克,那他的防线会不会顷刻间就被撕开毁灭?如果德国人调来了100辆呢?200辆呢?

因为和轴心国已经存在了接壤,并且身处在双方交战的最前


状态提示:第1170章 1171欧洲的战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