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国士>889.第889章 军功授田

正因为东林或者说史可法,甚至就连弘光帝内心中也存在着借奴平寇的心思,所以,即便清朝大军齐聚陕西,北方空虚,南明小朝廷依旧没有北伐的心思。

他们倒是想让清军不受打搅地剿灭陕西李自成,可孙元却知道这样的机会难得,错过只怕以后就再寻不到了。因此,他决定是时候将北伐提到议事日程。

弘治皇帝十十五日才登基为帝,到如今也不过一个多月。也就是说,孙元的北伐才准备了一个半月。打仗不是吼一声将军队拿出去就行的,每次大战役之前都要做完善的准备。兵器、钱粮、舆论。

更何况,宁乡军一下子扩军一倍,新兵训练、军械准备都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

据孙元测算,起码还得有两三个月才能彻底整训好部队。

到那个时候,李自成也已经完蛋了。

这也是一件叫人无奈的事情。

即便沃尔夫这里信誓旦旦地保证最到再过三月,所有的军械都能准备完成。可以应付一场大战役的弹药、物资、器械的消耗。

但孙元还是觉得不塌实,尤其是新兵的招募和训练工作,因此才有这次春节前巡视整个扬州镇的行程。

接下来,孙元还得去海门和崇明沙所,看样子今年的春节已经没办法跟母亲、老婆孩子一起过了。

离开西亭,孙元有去了海门。

这里原本就是老扬州镇的地盘,自从崇祯十五年孙元移镇扬州之后,他就让手下军户在海边的滩涂开荒种地,设置了两个千户所。

吕四场千户所就是其中之一,在以往因为靠着海边,经常有海匪出没。官府就将沿海一百里之内的民户都迁进内地,如此一来即便海贼登陆,也是抢无可抢。自从宁乡军建力了强大的水师之后,东海黄海的海匪已经被剿灭一空,海边肥沃的土地自然就落到宁乡军手头。

这两年,随着北方逃难而来的难民越来越多,再加上扬州镇掏出大笔银子和划拨出大量无主的荒地供他们耕作。很快,海门这一带就繁华起来。

当然,安置流民孙元还是附加了不少条件的。首先,你若想得到扬州镇的照应,必须做孙元的军户;其次,你耕种这些土地是需要纳税的,平日里还必须参加扬州镇的训练,战时也有义务编入军队与敌作战。

如果立了军功,除了得到犒赏,在当年的夏秋两季税收上还能得到适当的减免。

明朝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百姓按照所从事的职业不同被分为民户、军户、匠户等,这也无形中将人分为三六九等。民户的地位高过军户、匠户。按说,叫流民入军户籍,若是在太平年月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不过,如今乱世已经降临,能有一口饭吃,也顾不得那许多。

不过,从民户一下子变成军户,不少流民心中还是有些抑郁,这一点孙元也是知道的。

……

如此一来,整个扬州镇的军户就将身家性命牢牢地依附在孙元身上。如今的扬州镇除去民户不算,光吸收的军户就有四十多万,再加上孙元可以自行任命地方官吏,俨然一个独立王国。

到处都是平整的土地和新修的土坯房,阡陌交通,鸡犬之声相闻。

骑着马走在官道上,看到这一片繁荣景象,即便被冷风吹得够戗,孙元还高兴地对身边的管陶说:“管老板,黄先生和你这两年干得不错啊,光安置流民这一桩就能记一大功。”

黄佑从骨子里来说是一个典型的明朝文人,从小学的就是修齐治平那一套,长在政才。若是在军中训练士卒、在战场是临机决断,却是比不上费洪和傅山的。因此,这两年来,黄先生逐步淡出军队,执掌起扬州镇的民政,成为一众文官之首。

实际上,这两年黄佑还干得真是出色。也让扬州镇在战乱连连的江北成为一方乐土。

孙元这两年逐步成长起来,他对自己的在这个时代的定位也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我就是来做一个大军阀的割据一方的。

如果说他孙元是三国时的魏武王曹操,黄佑就是他的荀彧荀文若,而傅山则是郭嘉,不对,这厮应该是贾诩那个老流氓。

冷风扑面,雪花轻轻飞扬,鸡犬之声不绝于耳,一派安谧的乡村景象。

但一阵喧天锣鼓和鞭炮声打破了这片宁静,孙元一时好奇,就带着手下骑马缓缓地进了村子。

这座小村庄显然是刚修建不久,到处都是簇新的房屋。有的民居用竹篾和黄泥糊成的墙壁还没有干,在村子正中心的空地上聚了上百人,所有的人都在用力地对着站在前面的那一排胸口挂着大红花的年轻人鼓掌。

大约是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情形,毕竟都是十六七岁的年轻人,那些挂着大红花的青年一个个都兴奋地涨红了脸。

“这是?”孙元好奇地看着管陶。

管陶地声回答:“侯爷,这里是我镇新设的一村子,里面住的都是军户。看今日的情形,应该是在招募新兵。”

孙元闻言看过去,果然,在那一排新兵的后面放在一张长条桌,桌子后面坐着三人,其中一个身着宁乡军的官队制服,显然,这一队新兵将来会充实进他的队伍里。在管队的身边,则坐着两个白头发的老头,想来应该是这个村中的长者。

管陶:“侯爷,要不,我去传那个管队过来问话。”

孙元:“不用,我们先看看。”如今,部队的扩编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即便以前也听费洪汇报过,可总


状态提示:889.第889章 军功授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