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一出世,七位内阁成员便如火如荼地干了起来。好吧!就让他们把南朝再次推向辉煌,共创一个盛世帝国。
可惜,真正的少帝却已离开了人世,他恐怕做梦也没想到,南朝竟然会发展到如此地步,空前的团结,空前的士气高昂,空前的一致对外。连他恨得牙痒痒的司马恭如,经过几个月的内斗终是将司马恭如拉下马,以惨死终结其罄竹难书的一生,皇族在这次权利之战中携手共进,少帝若泉下有知也该含笑了吧。
攘外必先安内,他们做得不错。一切都渐渐走上正轨,被司马恭如打乱的政权终是回归到帝皇手中。虽然痴傻的假少帝依然当个傀儡皇帝,可谁都没有戳破这一层薄纸,有时纸老虎还是有一定威慑力的,少帝无疑起着安定人心的力量。
面对假少帝,他们甘愿当个纸糊七阁老,新皇人选未选定时,他们估计会一直抱持这种装傻的态度。
说了那么久,七位内阁成员是谁呢?
内阁成员之一南宫烨就不用说了,南宫衍也不用多说了。
除了这两位皇族成员,还有一位就是参加此次抗战司马恭如的喜欢拿权贵寻开心的宁亲王世子。
七阁老中皇族成员占了一半,难免让人怀疑其动机不纯,说到底还是皇位惹得祸,废黜少帝是迟早的事,只是眼下时机不对废不得。再过一段时日,便真的是要动刀动枪,什么阴谋阳谋一起上,直到最后胜利者坐上皇位为止。
话说得有点远了,立刻绕回来。
李汉阳,是个不世之材,使他一举成名的事是连中三元,一夜间名满天下,他的书法和诗画都很有名,两朝皇帝都对他极尽推崇,皇帝老人家一夸,大家纷纷好奇这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不看还好,一看大家傻了,呆了,惊了。他的盛名由此而来,并涌现出一大批忠实的崇拜者。由于名望太高,来他家门口蹲点的人不在少数,搞得他不得不夺路而逃,或是打扮得像个村姑,狼狈地从小门窜出。这还不算什么,更厉害的是,他一挥而就的小诗,都能拿到茶楼里卖,歌舞伎争相传唱,文人墨客争相传抄,皇城宣纸一路水涨船高,贵如黄金。他是当之无愧的文坛魁首,也是政坛猛将。
内阁中,李汉阳资格最老,脾气暴躁,性狷介,为人狂傲,他是那么多大臣中唯一一个敢骂皇帝的人。不过,他的过人之处不止是才华横溢,更有一项特殊本领——断,这位两朝重臣有着极强的判断能力,正是凭着这项独特的能力,在皇宫被司马恭如攻陷时,他及时退守离皇城十里远的军事重地——居琅关,他提前派心腹大将镇守居琅关,就是防止司马恭如一举夺下皇城最后的防线,居琅关一旦被破,等于断了南朝半壁江山。李汉阳在这风云际会的年代立在了自己的功勋,深受百姓爱戴。另外,他还是端王南宫衍的岳父,南宫衍见到他时还得亲切的叫声老丈人。
华怀恩,吏部尚书,是个慢性子,遇事不慌不忙,典型的皇帝急死太监不急。此人十分善于谋略,思虑缜密,办事细心,从不轻易妄下论断,他也有着自己的闪光点——谋,出兵奇诡,最喜以少胜多,当把敌人耍得晕头转向时,他才会慢悠悠地将他一军。此人平时讷于言,不苟言笑,但在内阁中是个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内阁里许多重要的策划皆出自他的手。
谢一荣,六岁小神童,十一岁扬名天下,二十三岁入翰林,四十一岁就成为了大学士。升官的速度羡煞多少旁人,简直是平步青云,官位是等着他去坐的。他不仅聪明,而且能言善辩,巧舌如簧,连靠卖弄口才为生的言官都望而却步,自叹不如。他的与众不同之处正是——侃,据说,他少年时期的书房里挂着一副画,画中人便是他日夜顶礼膜拜的崇拜对象——蔺相如,小小年纪,远大志向由此可窥一二。
刘北宁,专长溜须拍马屁,善于辞令,巧言令色,喜阿谀奉承,朝堂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官员几乎被他夸了个遍,是个八面玲珑,谁都不愿得罪的小人物。而且他的脸皮不是一般的厚,有一次一位大臣当众扇了他一耳光,他都能面不改色,一双淡然眸子似乎告诉他人刚才挨打的不是他。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在朝堂吃香得很,人际关系搞得出人意料的好。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话还没有被说破的时候。这位仁兄在投人所好上是朝堂硕果仅存的几个,他入内阁也是在意料之中,其祖上官至镇国公,是南朝开国功臣,蒙祖荫踏上仕途,顺理成章地入内阁。
正是这七位面和心不合的大臣组成了临时内阁,颁布一系列大小政令,南朝的国运就系在他们身上了,如今是万众一心的时刻,他们自然不是傻到搞内乱伤和气。
在温和笑颜下,他们维持着微妙的关系,又时时刻刻提防着对方,省得被人倒打一把,死得不明不白。
他们像往常一样坐在各自的桌案前,低头看着各地送上来的折子,紧张忙碌地批改着,有重要之处会用朱笔划出来,到时七位内阁成员一同协商,讨论。
埋首在奏折后,争锋相对被掩藏了起来,大殿里燃着淡淡的熏香,安宁而祥和,偶尔会飘过低不可闻的叹息声,随即被沙沙声一笔勾过。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而操作这一切的却是这七位累得头昏眼胀,腰酸背疼的阁老们。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会拼死拼活地干的,比如静不下来的宁亲王世子是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