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神话传说>【九黎与三苗】
裔诸侯。犹为恶,乃复分北流之,谓分北之西裔三苗也。”分北三苗的“北”字,可作“甄别”解,又作“背,留善恶去。”意思是舜命官员对三苗进行考绩,针对其君臣表现实行所谓“五流三居”的分散瓦解政策。被“五流者”为“暗”:愚昧、糊涂、凶顽、复不从化。于是,三苗之中的大部又面临舜的军事挤压而被迫离开三危,向东南,渡西汉水,翻过终年积雪叠山以东的西秦岭(今徽(县)、成(县)盆地),再渡过嘉陵江上游而进入汉水流域。

而那些未随大部迁徙的“三居”者,则与当地羌人融合,演化成了中国古代的“羌”。古史称“西羌之本,出自三苗”。

《帝王世纪》:“有苗氏负固不服,舜乃修文教三年,执干戚而舞之,有苗请服。”

《韩非子·五蠹》:“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其实,“执干戚而舞之”,是以强大的武力作后盾,“三苗乃服”。

《吕氏春秋·上德》:“三苗不服,禹请攻之,舜曰以德可也。行德三年而三苗服。”

《苟子·赋篇》:“干戈不用三苗服。”

《说宛·君道》:“当舜之时,有苗氏不服。……禹欲伐之,舜不许日:谕教犹未竭也。乃谕教焉,而有苗氏请服。天下闻之,皆非禹之义而归舜之德。”(参见侯哲安:《三苗考》,载《贵州民族研究》1979年第1期)

《左传·昭公元年》:“虞有三苗……诸侯遂进,狎主齐盟。”

可见,在虞舜时代,舜采取感化和分化两手,分北三苗,这一阶段三苗与华夏联盟虽曾一度妥协,但三苗仍较强大,始终是华夏集团强有力的竞争者。

第三阶段:禹伐三苗,给三苗以摧毁性打击。

两大集团决定性的一仗是禹伐三苗,禹与三苗进行了一场历时七十天的大战。

禹继位后,三苗仍为心腹之患,禹对三苗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征讨,这是双方战争的第三阶段。禹征讨的主要理由是:

《竹书纪年》:“有苗负固不服。”《尚书·益稷》:“苗顽弗即工。”按:工与贡古通,即三苗之民反抗剥削,不给舜禹进贡。

禹在誓师动员时说:“三苗不敬鬼神,滥用刑罚,违背天意作乱,上天现在号令我们要对它进行讨伐。"《墨子·兼爱篇》载有禹出师伐三苗的誓言,其词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贡,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这里列举了三苗的“罪状”,作为对其征伐的理由。这些罪状内容空洞,不过是借口而已。

概括起来大约是不恭(不尊王),不贡(不进贡),败德(不用君子用小人)。

禹同三苗的战争进行得相当激烈残酷,是消灭种族的战争,其结果是三苗国被灭,社会生产力遭到重大摧残。

当时,三苗地区发生大地震,禹乘机发动大规模进攻。交战开始,战斗十分激烈,互有胜负。突然,战场雷电交加,三苗领袖不幸被箭射中,苗师大乱,溃不成军。《墨子·非攻下》云:“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于市,夏有冰,地圻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电诱祗。有神人面鸟身,若瑾以待,镱矢有苗之祥,苗师大乱,后乃遂几。”这段话前面说的是天变(天崩地坼的大地震),后面是说射中了苗师首领,苗师大败,从此三苗一蹶不振。

《古本竹书纪年》云:“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圻及泉,青龙生于庙,日夜出,昼日不出。”《随巢子》云:“昔三苗之乱,龙生于庙,犬哭于市。”《论衡》云:“三苗之亡,五谷变种,鬼哭于郊。”西汉竹简>:"有苗日蚀月断,三日不解","有苗三日不见日".三苗大乱,天灾降临.战前已充满了可怖的气氛,自然怪异,灾变频繁,百姓惊恐。这种灾害很可能是真的发生了.夜里出太阳,当然不会是太阳,而是发生了外来天体撞击地球的大爆炸.爆炸之时,亮光照如白昼.而后灰尘遮天蔽日,三天不见日是可能发生的.

以上都是形容三苗地区的天灾人祸以及战事的残酷,杀戮惨极,血流满地,几无人烟,故龙(蛇)出于旷野,犬哭于市郊。(参见侯哲安:《三苗考》,载《贵州民族研究》1979年第1期。)

巴基斯坦的摩亨佐达罗遗址,5000年前有过辉煌的印度河文明,那种高度的文明程度足使今人大吃一惊.后来.这个文明毁灭了.考古发掘证实,当地曾发生过多次猛烈爆炸.时间正与三苗大乱同时。看来天灾的中心在印度,三苗地区受到严重影响,天灾很不利于三苗对禹的战争,因此三苗以惨败告终。

战争结束以后,三苗作为国家的刍型已不复存在了,但作为民族的刍型则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今本竹书纪年》云:“三十五年,帝命夏后征有苗,有苗氏来朝。”《墨子·非攻下》云:“后乃遂几。”几是衰亡的意思。由此可见江汉地区的三苗被禹打败以后,只有一部分留在江汉地区,逐渐融化在后来的蛮人之内。而大部分向西南逃避的,仍保持“三苗”作为民族刍型的一些特征,发展成为后来的苗、瑶、畲等民族。还有一部分变为奴隶,这部分后来则发生异化,逐渐融合于华夏族,成为汉


状态提示:【九黎与三苗】--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