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南国江山>第六百八十三章朱虔佑死于此

虽说手中的生力军已经不多,但杨渥还是毫不迟疑的给朱虔佑派去了两千援军。

杨渥知道,朱虔佑虽然是个极为低调的人,但他的性格却非常刚毅,既然杨渥已经将中线的战局交给他,那么不到危急时刻他都不会轻易请求援军。

而一旦他开始求援了,那就说明局势已经刻不容缓了。

向中线派出两千援军后,此时留在山坡上的后备军就只剩下两千人了。

而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各处战线很诡异的没有半点消息传来,不过杨渥却知道,这并不代表局势已经好转了,相反,这代表着战局还在僵持之中,所以没有新的消息传来。

一旁杨琰毕竟还只是初次见到这种场面,他面色焦急的站在那里,几次想要开口向杨渥询问,却又担心会不会影响到杨渥的思路。

至于其他侍卫们更是紧张的观看山坡下的战场,不敢出半点声音。

一时间,整个战场只有远处的厮杀呐喊声不断传来,气氛紧张得令人窒息。

又过了许久之后,终于又有新的消息传来,可惜却不是好消息,而是坏得不能再坏的消息:老将李章身受重伤,右翼的战局顿时生改变。

原本杨渥给右翼派去了援军之后,李章很快就稳住了战局,之后敌我双方不断展开惨烈厮杀,打得难解难分。

然而就在刚才,李章正在指挥麾下将士与敌激战时,一支流矢射中他的头部。

结果李章当场倒下,生死不知;吴军一方也因此出现慌乱,而晋军一方则趁机猛攻,战局终于不可避免的朝着晋军一方倾斜。

杨渥对着前来汇报的传令兵问道:“右翼目前是谁在指挥?”

“启禀大王,右翼的其他两位指挥使也战死了,如今是孟康孟都头在负责指挥。”

杨渥听了顿时脸色一沉,右翼的战事已经到这种地步了吗?

他仅仅迟疑了片刻便下令道:“让孟康立即率军后撤,退到山坡上来,重新组成防线继续抵抗。孤会派兵去接应他后撤的。”

那传令兵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大王,您是说后撤吗?但我军应该还能坚持一段时间。”

杨渥听了冷笑道:“坚持?以孤看,若是再过一段时间,那就不止是右翼会完蛋,孤的整个大军都会完蛋!”

他看了传令兵一眼,有些不悦道:“还愣着干嘛?还不去传达命令?”

那传令兵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应了一声,匆匆离去。

而杨渥则当即下令派一千人前去掩护右翼后撤。

不仅是右翼,他同时还派人去传令给左翼的吴博和中线的朱虔佑,让他们做好安排,准备撤退到山坡上来。

此时两军正处在焦灼状态,双方将士杀得难解难分,在这种时候选择后撤无疑是非常危险的,甚至一个搞不好,撤退就有可能变成溃退,进而引整个防线的大崩溃。

但杨渥却是没有办法了,右翼在失去了李章的指挥后,如今仅仅靠一个都头指挥,局势已经非常危险,若是不趁着尚未彻底崩溃之前退后重整旗鼓,只怕大军右翼就真的完蛋了。

而右翼既然要撤了,那么中线和左翼也就相应的必须撤退,否则就有可能遭到敌军绕后攻击,腹背受敌。

与此同时,经过这么久的激战后,将士们伤亡很大,虽然此时因为天黑的缘故,还看不清每条战线具体的情况,但杨渥知道,此时整个防线肯定已经存在不少漏洞。

此时只有将整个防线适当收缩,减少防守范围,才能集中兵力加强防守的力度,进一步抵抗敌军。

后撤命令下达后,接下来一段时间也是最危险的时刻,不仅是杨琰面色如土,杨渥的神色也显得非常紧张,生怕出现全军溃退的局面。

好在后撤的过程虽然有些凶险,但最终却是安然度过,右翼在援军的掩护下,安全撤到了山腰上。

中线的撤退紧随其后,朱虔佑在得到命令后,没有立即执行,而是先亲自率领一支精兵对晋军起了反冲锋,将晋军击退一段距离后,这才以精兵断后,安全后撤。

左翼是最晚得到后撤命令的,而他们的后撤过程也最为惊险,当吴博率部后撤时,敌军立即尾随而来,跟在吴军后面猛攻,一时间险情连出,差点便引左翼的彻底奔溃。

好在关键时刻杨渥派了一千人前去支援,这才挡住了追兵,让左翼稳定下来。

等到三线军队都成功后撤后,杨渥立即派人进行了一番清点,结果现右翼之前加上援军在内一共七千将士,此时却只剩下三千余人了;中线九千将士,此时撤下来的只有四千多人,而左翼的情况相对好些,四千将士有近三千人退了下来。

若是加上原本留在山上的生力军,此时的吴军已经只剩下一万一千多人,也就是说,战到此时,大军已经折损了一半的将士,剩下的将士们也有很多都带着伤。

更为惨烈的是,各部军官将领们的损失情况极为严重,比如右翼的都指挥使李章,以及他麾下的一个指挥使,一个副指挥使,如今都倒下了,只留下一个都头在指挥;而中线和左翼的情况虽然好一些,但也损失较大。

当然,吴军的伤亡固然惨烈,晋军一方的情况肯定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晋军毕竟是作为进攻的一方,而且时间紧迫,为了尽快攻破吴军的防线,可以说晋军上至李存勖,下至普通士卒,此时都已经是拿命在拼,如此猛烈的攻势固然成功迫使吴军收缩防线,


状态提示:第六百八十三章朱虔佑死于此--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